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中 的 獨(dú) 立 自 主 問(wèn) 題
幫 助 和 讓 步 應(yīng) 該 是 積 極 的 ,不 應(yīng) 該 是 消 極 的為 了 長(zhǎng) 期 合 作 ,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中 的 各 黨 派 實(shí) 行 互 助 互 讓 是 必需 的 , 但 應(yīng) 該 是 積 極 的 , 不 是 消 極 的 。 我 們 必 須 鞏 固 和 擴(kuò) 大 我黨 我 軍 , 同 時(shí) 也 應(yīng) 贊 助 友 黨 友 軍 的 鞏 固 和 擴(kuò) 大 ; 人 民 要 求 政 府滿(mǎn) 足 自 己 的 政 治 經(jīng) 濟(jì) 要 求 , 同 時(shí) 給 政 府 以 一 切 可 能 的 利 于 抗日 的 援 助 ; 工 人 要 求 廠 主 改 良 待 遇 , 同 時(shí) 積 極 作 工 以 利 抗 日 ;地 主 應(yīng) 該 減 租 減 息 , 同 時(shí) 農(nóng) 民 應(yīng) 該 交 租 交 息 , 團(tuán) 結(jié) 對(duì) 外 。 這 些都 是 互 助 的 原 則 和 方 針 , 是 積 極 的 方 針 , 不 是 消 極 的 片 面 的 方針 。 互 讓 也 是 如 此 。 彼 此 不 挖 墻 腳 , 彼 此 不 在 對(duì) 方 黨 政 軍 內(nèi)這 是 毛 澤 東 在 中 國(guó) 共 產(chǎn) 黨 第 六 屆 中 央 委 員 會(huì) 擴(kuò) 大 的 第 六 次 全 體 會(huì) 議 上所 作 的 結(jié) 論 的 一 部 分 。 結(jié) 論 是 在 一 九 三 八 年 十 一 月 五 日 和 六 日 作 的 , 這一 部 分 是 在 五 日 講 的 。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中 的 獨(dú) 立 自 主 問(wèn) 題 , 是 當(dāng) 時(shí) 毛 澤 東 同 陳紹 禹 在 抗 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問(wèn) 題 上 意 見(jiàn) 分 歧 的 突 出 問(wèn) 題 之 一 。 這 在 本 質(zhì)上 就 是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中 無(wú)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領(lǐng) 導(dǎo) 權(quán) 的 問(wèn) 題 。 關(guān) 于 這 種 意 見(jiàn) 分 歧 , 毛 澤 東在 一 九 四 七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五 日 的 報(bào) 告 《 目 前 形 勢(shì) 和 我 們 的 任 務(wù) 》 中 曾 作了 以 下 簡(jiǎn) 要 的 總 結(jié) : “ 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 時(shí) 期 , 我 黨 反 對(duì) 了 和 這 種 投 降 主 義 思 想( 編 者 按 : 指 第 一 次 國(guó) 內(nèi)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時(shí) 期 陳 獨(dú) 秀 的 投 降 主 義 思 想 ) 相 類(lèi)似 的 思 想 , 即 是 對(duì) 于 國(guó) 民 黨 的 反 人 民 政 策 讓 步 , 信 任 國(guó) 民 黨 超 過(guò) 組 織 秘 密 支 部 ; 在 我 們 方 面 , 就 是 不 在 國(guó) 民 黨 及 其 政 府 、 軍 隊(duì)內(nèi) 組 織 秘 密 支 部 , 使 國(guó) 民 黨 安 心 , 利 于 抗 日 。 “ 有 所 不 為 而 后 可以 有 為 ” ,正 是 這 種 情 形 。 沒(méi) 有 紅 軍 的 改 編 , 紅 色 區(qū) 域 的 改制 , 暴 動(dòng) 政 策 的 取 消 , 就 不 能 實(shí) 現(xiàn) 全 國(guó) 的 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 。 讓 了 前 者就 得 了 后 者 , 消 極 的 步 驟 達(dá) 到 了 積 極 的 目 的 。 “ 為 了 更 好 的 一躍 而 后 退 ”,正 是 列 寧 主 義 。 把 讓 步 看 作 純 消 極 的 東 西 , 不 是馬 克 思 列 寧 主 義 所 許 可 的 。 純 消 極 的 讓 步 是 有 過(guò) 的 , 那 就 是 第二 國(guó) 際 的 勞 資 合 作 論 ,把 一 個(gè) 階 級(jí) 一 個(gè) 革 命 都 讓 掉 了 。 中 國(guó)前 有 陳 獨(dú) 秀 ,后 有 張 國(guó) 燾 ,都 是 投 降 主 義 者 ; 我 們 應(yīng) 該 大大 地 反 對(duì) 投 降 主 義 。 我 們 的 讓 步 、 退 守 、 防 御 或 停 頓 , 不 論 是 向同 盟 者 或 向 敵 人 , 都 是 當(dāng) 作 整 個(gè) 革 命 政 策 的 一 部 分 看 的 , 是 聯(lián)系 于 總 的 革 命 路 線(xiàn) 而 當(dāng) 作 不 可 缺 少 的 一 環(huán) 看 的 , 是 當(dāng) 作 曲 線(xiàn)運(yùn) 動(dòng) 的 一 個(gè) 片 斷 看 的 。 一 句 話(huà) , 是 積 極 的 。
民 族 斗 爭(zhēng) 和 階 級(jí) 斗 爭(zhēng) 的 一 致 性
用 長(zhǎng) 期 合 作 支 持 長(zhǎng) 期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就 是 說(shuō) 使 階 級(jí) 斗 爭(zhēng) 服 從 于 今天 抗 日 的 民 族 斗 爭(zhēng) , 這 是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的 根 本 原 則 。 在 此 原 則 下 ,任 人 民 群 眾 , 不 敢 放 手 發(fā) 動(dòng) 群 眾 斗 爭(zhēng) , 不 敢 在 日 本 占組 織 秘 密 支 部 ; 在 我 們 方 面 , 就 是 不 在 國(guó) 民 黨 及 其 政 府 、 軍 隊(duì)內(nèi) 組 織 秘 密 支 部 , 使 國(guó) 民 黨 安 心 , 利 于 抗 日 。 “ 有 所 不 為 而 后 可以 有 為 ” 〔1〕,正 是 這 種 情 形 。 沒(méi) 有 紅 軍 的 改 編 , 紅 色 區(qū) 域 的 改制 , 暴 動(dòng) 政 策 的 取 消 , 就 不 能 實(shí) 現(xiàn) 全 國(guó) 的 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 。 讓 了 前 者就 得 了 后 者 , 消 極 的 步 驟 達(dá) 到 了 積 極 的 目 的 。 “ 為 了 更 好 的 一躍 而 后 退 ” 〔2〕,正 是 列 寧 主 義 。 把 讓 步 看 作 純 消 極 的 東 西 , 不 是馬 克 思 列 寧 主 義 所 許 可 的 。 純 消 極 的 讓 步 是 有 過(guò) 的 , 那 就 是 第二 國(guó) 際 的 勞 資 合 作 論 〔3〕,把 一 個(gè) 階 級(jí) 一 個(gè) 革 命 都 讓 掉 了 。 中 國(guó)前 有 陳 獨(dú) 秀 〔4〕,后 有 張 國(guó) 燾 〔 5 〕 ,都 是 投 降 主 義 者 ; 我 們 應(yīng) 該 大大 地 反 對(duì) 投 降 主 義 。 我 們 的 讓 步 、 退 守 、 防 御 或 停 頓 , 不 論 是 向同 盟 者 或 向 敵 人 , 都 是 當(dāng) 作 整 個(gè) 革 命 政 策 的 一 部 分 看 的 , 是 聯(lián)系 于 總 的 革 命 路 線(xiàn) 而 當(dāng) 作 不 可 缺 少 的 一 環(huán) 看 的 , 是 當(dāng) 作 曲 線(xiàn)運(yùn) 動(dòng) 的 一 個(gè) 片 斷 看 的 。 一 句 話(huà) , 是 積 極 的 。民 族 斗 爭(zhēng) 和 階 級(jí) 斗 爭(zhēng) 的 一 致 性用 長(zhǎng) 期 合 作 支 持 長(zhǎng) 期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就 是 說(shuō) 使 階 級(jí) 斗 爭(zhēng) 服 從 于 今天 抗 日 的 民 族 斗 爭(zhēng) , 這 是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的 根 本 原 則 。 在 此 原 則 下 ,保 存 黨 派 和 階 級(jí) 的 獨(dú) 立 性 , 保 存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中 的 獨(dú) 立 自 主 ; 不 是因 合 作 和 統(tǒng) 一 而 犧 牲 黨 派 和 階 級(jí) 的 必 要 權(quán) 利 , 而 是 相 反 , 堅(jiān) 持黨 派 和 階 級(jí) 的 一 定 限 度 的 權(quán) 利 ; 這 才 有 利 于 合 作 , 也 才 有 所 謂合 作 。 否 則 就 是 將 合 作 變 成 了 混 一 , 必 然 犧 牲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。 在 民族 斗 爭(zhēng) 中 , 階 級(jí) 斗 爭(zhēng) 是 以 民 族 斗 爭(zhēng) 的 形 式 出 現(xiàn) 的 , 這 種 形 式 ,表 現(xiàn) 了 兩 者 的 一 致 性 。 一 方 面 , 階 級(jí) 的 政 治 經(jīng) 濟(jì) 要 求 在 一 定 的歷 史 時(shí) 期 內(nèi) 以 不 破 裂 合 作 為 條 件 ; 又 一 方 面 , 一 切 階 級(jí) 斗 爭(zhēng) 的要 求 都 應(yīng) 以 民 族 斗 爭(zhēng) 的 需 要 ( 為 著 抗 日 ) 為 出 發(fā) 點(diǎn) 。 這 樣 便 把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中 的 統(tǒng) 一 性 和 獨(dú) 立 性 、 民 族 斗 爭(zhēng) 和 階 級(jí) 斗 爭(zhēng) , 一 致 起來(lái) 了 。
“ 一 切 經(jīng) 過(guò)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” 是 不 對(duì) 的國(guó) 民 黨 是 當(dāng) 權(quán) 的 黨 , 它 至 今 不 許 有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的 組 織 形 式 。劉 少 奇 同 志 說(shuō) 的 很 對(duì) , 如 果 所 謂 “ 一 切 經(jīng) 過(guò) ” 就 是 經(jīng) 過(guò) 蔣 介石 和 閻 錫 山 , 那 只 是 片 面 的 服 從 , 無(wú) 所 謂 “ 經(jīng) 過(guò)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(xiàn) ” 。在 敵 后 , 只 有 根 據(jù) 國(guó) 民 黨 已 經(jīng) 許 可 的 東 西 ( 例 如 《 抗 戰(zhàn) 建 國(guó)綱 領(lǐng) 》 ), 獨(dú) 立 自 主 地 去 做 , 無(wú) 法 “ 一 切 經(jīng) 過(guò) ” 。 或 者 估 計(jì) 國(guó)民 黨 可 能 許 可 的 , 先 斬 后 奏 。 例 如 設(shè) 置 行 政 專(zhuān) 員 , 派 兵 去 山東 之 類(lèi) , 先 “ 經(jīng) 過(guò) ” 則 行 不 通 。 聽(tīng) 說(shuō) 法 國(guó) 共 產(chǎn) 黨 曾 經(jīng) 提 出 過(guò)這 個(gè) 口 號(hào) , 那 大 概 是 因 為 法 國(guó) 有 了 各 黨 的 共 同 委 員 會(huì) , 而 對(duì)于 共 同 決 定 的 綱 領(lǐng) , 社 會(huì) 黨 方 面 不 愿 照 做 , 依 然 干 他 們 自 己的 , 故 共 產(chǎn) 黨 有 提 此 口 號(hào) 以 限 制 社 會(huì) 黨 之 必 要 , 并 不 是 提 此口 號(hào) 以 束 縛 自 己 。 中 國(guó) 的 情 形 是 國(guó) 民 黨 剝 奪 各 黨 派 的 平 等 權(quán)利 , 企 圖 指 揮 各 黨 聽(tīng) 它 一 黨 的 命 令 。 我 們 提 這 個(gè) 口 號(hào) , 如 果是要求國(guó)民黨“一切”都要“經(jīng)過(guò)”我們同意,是做不到的,滑稽的。如果想把我們所要做的“一切”均事先取得國(guó)民黨同意,那末,它不同意怎么辦?國(guó)民黨的方針是限制我們發(fā)展,我們提出這個(gè)口號(hào),只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腳束縛起來(lái),是完全不應(yīng)該的。在現(xiàn)時(shí),有些應(yīng)該先得國(guó)民黨同意,例如將三個(gè)師的番號(hào)擴(kuò)編為三個(gè)軍的番號(hào),這叫做先奏后斬。有些則造成既成事實(shí)再告訴它,例如發(fā)展二十余萬(wàn)軍隊(duì),這叫做先斬后奏。有些則暫時(shí)斬而不奏,估計(jì)它現(xiàn)時(shí)不會(huì)同意,例如召集邊區(qū)議會(huì)之類(lèi)。有些則暫時(shí)不斬不奏,例如那些如果做了就要妨礙大局的事情??傊覀円欢ú灰屏呀y(tǒng)一戰(zhàn)線(xiàn),但又決不可自己束縛自己的手腳,因此不應(yīng)提出“一切經(jīng)過(guò)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(xiàn)”的口號(hào)。“一切服從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(xiàn)”,如果解釋為“一切服從”蔣介石和閻錫山,那也是錯(cuò)誤的。我們的方針是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(xiàn)中的獨(dú)立自主,既統(tǒng)一,又獨(dú)立。
